首页 男生 都市 重生1985当文豪

第六百九十章:《大山外面的世界》

重生1985当文豪 爱要长久. 7965 2022-08-16 08:44

  

  返回京都家中后,贺云却是收到了一封文稿,文稿并不是通过邮寄书信的方式寄过来的,而是邮寄的快递,而且还是特快。

电脑前,贺云拿着手稿在那看着看着面前的文稿,此时的他久久的陷入了沉思当中。

这文稿是一篇诗文,大概有六百来字,是一首现代诗,这放在现代诗歌当中算是比较长的了。

而且相比八九十年代,如今的现代诗歌早已成为了过去式。

别说著名现代诗人了,就算是稍微比较出名一点的现代诗人都很难找到一个,这其中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随着朦胧诗的几位主要代表诗人相继因为各种原因不再创作,另外一方面也是时代的大趋势。

这种现象早已经不是个例了。

事实上,整个文坛一直在变。

如今的网络文学兴起非常快,而传统文学虽然也有长足发展,可终究还是落了下成。

这种趋势,所有身处文坛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

对此,贺云尽管很关注,但也没有过分去担忧什么。

因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要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文坛就会涌现出文学天赋很强的人才来。

这不仅仅是文坛的规律,其他行业其实也是一样的。

当然,那些都扯远了,还是说回这时候。

贺云看着眼前这篇现代诗,还是很有感触的,他准备给对方一个满意的答复。

只是当他打开软件,准备给他说点什么时,却在这个时候,犹豫了起来。

不因为别的,他突然之间有了一丝顾虑。

原来,就在他刚刚准备回复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自己是不是有点过于多余了,自己虽然是大作家,但犯不着这般对待一个新诗人吧!

何况,现代诗早已成为了过去式,目前只存在一个小圈子而已,而且这个小圈子里面,各种诗人都是一些“老掉牙”的人。

当然,这些都不是年龄很大的人,而是一些思想很陈旧的人。

他们只活在自己的圈子里面,很少与其他领域的人交流,偶尔有几个,也是相当自负的。

而这些,贺云是怎么知道的呢?

当然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过一个人。所以才会这般熟知这个圈子的情况,因而在回复这件事上,他犹豫了,因为他的回复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自尊”。

“算了,还是别回复了,就当不知道这份文稿好了,或者自己没有收到,对!就这么办?”贺云暗自嘀咕了几句,随之微微摇了摇头,连连苦笑了一声,随即又呢喃道:“我今天这是怎么了?妒忌?还是自傲,或者还是其他呢?”

一时之间,贺云整个人都变得心情复杂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很快三天就过去了。

上午。

九点半,贺云送云燕去了单位之后,就返回了四合院,可是就在他将车停好,准备开门的时候,却发现一个人站在自己的四合院门口,这人一身老土的打扮,戴着一副老边框那种眼镜,脚下也穿着一双老式的皮鞋,不过皮鞋擦的发亮,一看就是很注意细节的人。

“这是谁呀?咋在我家门口呀?”

贺云心中暗自嘟嚷了一句,急忙上前查看来人到底是谁。

不料想就在他准备上前查看时,对方突然转过身来,他一看到贺云,就扭头转身准备离开,看他那模样,似乎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

“这……”看到这一幕,贺云也有些愣神。

“干什么呀?”看着对方匆匆离开,贺云暗暗摇头,他没有选择追上去,而是站在原地看了对方的背影一会,立马朝着四合院内走去。

十多分钟后,在确定自家没有丢失任何东西之后,他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这人会是谁呢?他来我家看什么呀?”

贺云暗暗低估了一句,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很快三天时间过去了,贺云见那个人还没有再过来,心中不由得暗暗松了口气,便将此事抛在脑后去了。

不过他没有想到,到了第五天。

贺云这会没在家,四合院门口,一到身影鬼鬼祟祟的在那踱步。

与此同时,一辆小汽车缓缓开了过来。

很快就从车上走下来一个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高云燕。

高云燕先从驾驶位置上走下来之后,正准备打开后车门,却无意间瞟了一眼门口的那道身影。

“这是谁呀?”高云燕暗暗低估了一句,随即走上前询问道:“请问找谁?”

那人听到高云燕的询问,立刻转过头来,他看到高云燕后,面色略显警惕,似乎看到了不愿意看看到的人。

只见他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句,便打算立刻转身离开,然而高云燕发现,小逸秋已经下车了,而这人所走的方向正是小逸秋来的方向。

“不好!”这一刻高云燕暗自警惕了起来。

“你干什么!”她赶紧上前阻止道,并且迅速拦在了小逸秋的面前,而后将其护在身后。

“不……不要误会!”看到高云燕十分紧张,此时的高利也很紧张。

他知道眼前这个女人的身份,更知道他身后小孩对于自己相见那人有多么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此时此刻都有些犹豫不决。

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眼前的状况,因为他这次过来,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气的。

毕竟他以前的那个圈子很窄,再加上他自己也很封闭自己,不喜欢与人交流,因而即使外出,也尽量不能与他人交流。

甚至他连自己出现了交流障碍都不知道。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般,他此刻露出的脸色很不好看。

而这种不好看的脸色也让高云燕误认为他要伤害自己的孩子。

于是,高云燕立马开始喊了起来:“你要干什么!你要是伤害我们,我立刻报警!”

“别别别……我说!我说!我是来找贺老师的”

“我我我……我姓高,名叫高利,真的,我真叫高利,就住在附近的大同胡同那边,我今天今天过来没别的意思,就是……就是想来请教贺老师的,我之前给贺老师写了一封信,里面有我的一首诗……”

高利不断解释着,而他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激动。

这不禁让高云燕吓得只护着孩子往车方向退了过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此时,正在书房当中创作的贺云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他迅速跑了出来。

“你干什么!赶紧往后退!往后退!再不往后退,我报警了!”

“你是谁呀?”

贺云怒气冲冲的对着高利吼了起来。

这时候的他,一脸警惕的看着高利,生怕他对高云燕母子不利。

而且,这会,他也紧紧的把他们母子护在了自己的身后。

“贺老师!我我我……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想伤害师母,我只是,我是高利呀!你不认得我了吗?”

此时的高利满脸憋的通红,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跟贺云解释,因为他现在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是心急,而越是心急,他就越是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才能解释眼前这一切。

所以这会的他看上去支支吾吾的,像是做坏事的人。

“高利?你是……好像有点印象。”

这时候的贺云突然间也发现眼前这人有些面熟了。

他脑海当中灵光一现,似乎想到了什么。

“你前几天来过我家是吧!你是京都师大中文系的学生,好像是诗文社团的,我见过你几次,当时你和李倩雯一起过来找了我,不过你当时好像没怎么说话。”

这时候的贺云也开始想起了一些之前的事情。

原来,当时他在京都中文系上了一节公开课,课后,有许多人找他私下聊,这对于他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对于高利这个人,他是有一点印象的。

主要是这个人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太沉闷了,别人都是尽可能的向他询问问题,而他不仅不问,而且还时不时的低头,脸也有些通红,最重要的是他似乎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眼光。

虽然当时他也觉得很疑惑,但也没有多想什么。

可是他没有想到今天回遇到这一切,还遇到了昔日那个沉闷的小伙子。

最重要单位是,他已经记起来了,就在几天前在他家门口徘徊单位那个人就是眼前的高利。

“你这是……干嘛呀?找我吗?你要找我,你直接敲门进去找我呀?干嘛吓唬人呀!”贺云满脸不解的看向了高利。

与此同时,高云燕也带着孩子往屋内走去。

…………

十分钟后。

四合院院子里。

葡萄树架下,贺云与高利坐在了石凳上。

两人面前放着一壶热茶。

太阳照在二人身上,让二人格外的舒适。

“你这人太沉闷了!把事说清楚就不会造成今天的误会了,你知道嘛,差点让我报警呀!真是的!”贺云撇了他一眼,立刻对着他说道。

的确,这么鬼鬼祟祟的在门口转悠,是个人都会觉得不正常,并且立刻报警,让警察去处理。

的确,这件事,高利做得确实过分了一点,要不是他,高云燕与小逸秋都不会被吓一跳。

尤其是小逸秋,他的年纪还不大,要是吓出一点心理阴影就不好了。

“咳咳……说吧,找我到底啥事呀?”贺云给他倒了一壶茶之后,即刻询问道。

“我我是想问问您有没有看过我寄给您的书信呀?”

“书信?什么书信?你是说那首诗?那诗是你写的?”

“你笔名叫鸡毛?怎么取这么一个怪异的笔名呀?”贺云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高利,问道。

“这事说来话长,贺老师,今天我主要是请您帮我这首诗提一些关键性的建议的……我我我知道你是大作家,平时肯定很忙,但我想请您帮我务必看一看,好好看一看!””这时候,高利把态度放的很低,但说话还是断断续续的,可能跟他的交流障碍有些关系。

只是他一多半是紧张所造成的,而这些,贺云通通看在眼中

“那首诗我已经看过了,写的非常不错,主题明确,文字简练,是一首好诗,就是有一些瑕疵而已”贺云倒不是故意夸大事实,而是确实如此,因为他的诗歌富有灵性的感觉,让人听了充满了活力与魅力。

“对了,你这首诗是发表了吗?”贺云急忙又问了一句。

“还还没,我想着让您先看看,我就住在这附近的,当时我我……”

这时候高利尽可能的解释自己的自己的所想所为。

不过他并不知道,贺云已经猜到他想干什么呢?

此时的贺云已经有了想法之后,他立刻就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请我署名是吧!不可能的!我一般不署名,这样对于其他作家都很公平”贺云耐心的为高利解释着。

“可是……我我”

“行了!你拿着这稿子回去吧,然找一个出版社看看会不会出版,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有出版社或者杂志社要了你的稿子,那就说明有一定价值,如果没有,那要么杂志社与出版社是眼光不好,要么就是你的诗歌就真的没什么价值了。”

贺云这番话一出,高利彻底陷入了一片沉思当中,毕竟他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让他帮忙可以,但是必须要是很好的作品才行。

而且这里的作品指得是,而不是其他。

原因嘛,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那些都太短了。

如果不是中长篇,他现在基本上就不会考虑推荐了,何况还是诗歌。

这种题材就更没有杂志社会要了。

“贺老师,您说诗歌是不是死了呀?我听我们的一些前辈说,八九十代那会是诗歌的黄金时期,但现在几乎看不到一个全职创作诗歌的人了,大部分都选择了改行”

的确,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毕竟诗人也是需要吃饭的,没有经济收入来源,那就是空谈。

高利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是混得不好也是很正常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