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殊途同往
(1)
在闹市之中,有一布衣少年,正坐在商店的石阶上看着人来人往的大街。
这时,一位身穿上好绸缎的华衣少年正从一家客栈中走出来,却见一名小偷身手奇快地把他的钱袋揣进了怀里,然后从容淡定地离开。
这一幕却恰好让布衣少年看得清楚,就在那名小偷经过他身前的时候,他一个不小心就撞倒在他的身上,几乎要跌倒在地,他赶忙地站直身子,拱手鞠躬地连声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
小偷刚刚发了点财心中正高兴,又见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男孩,就没和他计较,“算了!算了!大爷我今个儿高兴,就不和你计较了。以后走路可要当心点了。”他说着摆摆手,就头也不回一个地走了。
“是!是!”布衣少年见他走远了才停住点头哈腰的动作。这时,那位华衣少年正要雇用一辆马车,却又掏不出钱来,正焦急得不得了,“我的钱袋呢?怎么不见了……”他把身上摸了个遍,还是没找到一点有钱袋的痕迹。
“兄台!你要找的是不是这个呀?”布衣少年特意把手中的钱袋放到他面前晃了晃,“那个小偷才刚刚走掉了。”
“就是这个!它怎么会在你的手里?”华衣少年一见这个钱袋就喜出望外地接了过来,他刚才也看到这名布衣少年和那个小偷撞到一起,想必他就是这样把他的钱袋偷回来的吧,不胜感激地说道:“真是太谢谢你了!如果没有了这些钱,我可就要流落街头了。”
“这也没什么,不就是举手之劳嘛!”布衣少年见他要雇用马车,就多嘴问了一句,“这位兄台像是要远行呀?”
“是呀!”华衣少年把雇车的钱给了车夫,“我从韩国而来,正要去往‘小圣贤庄’求学解惑之道。”他边说着边把手中的行囊放进了车箱之中。
“名闻天下的‘小圣贤庄’?”布衣少年嘴里虽然在低语,心中却在盘算着,这小圣贤庄可是儒家门下的最具顶盛的一个代表,是众多的学子们都梦寐以求的去处,也是天下父母望子成龙的一个寄托。
“不知兄台要去往何方?”华衣少年见布衣少年也挂着一个简单的行囊,“何以代步?”
“真是巧了!我也正要往‘小圣贤庄’而去。”布衣少年心想,反正也没地方可去,就将就将就去小圣贤庄玩玩吧,“就是一个人走路有点闷。嘿……”他的笑意之下就是想要和这位华衣少年一同而行。
“那还真是巧了!”华衣少年倒也真诚,“不如你我就同乘一车,路上也好有个伴儿!还望兄台不要见外。”
“如此说来,那我就不客气了。”布衣少年倒也不拘礼,拱手说:“多谢!”他说完两人就跳上马车向小圣贤庄而去。
“我叫京子函,是韩国人。”华衣少年彬彬有礼地拱手说:“不知兄台如何称呼?”布衣少年面露一丝狡黠之色,说:“我叫韩若水!……是秦国人。”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秦国人,只是因为自己一直生活在秦国的地方而已。
京子函点头了然地说道:“哦!原来是若水兄。子函今年刚满十四岁,不知若水兄今年几何?”他看着韩若水的眼神是这样的真诚,从未曾有过一丝的不屑,像他这种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们,怎么可能会与他这种布衣贫民扯淡呢?
韩若水当然知道这位京子函的赤诚之心,而且,看他的谈吐不俗绝不是一般的公子少爷,于是,他说道:“我好像还没满十四岁,我当叫你一声子函哥哥了。”他说着就要伸手往他的肩膀上搭去。
“这样……”京子函略带慌乱地闪过他搭过来的手臂,“你我既是同往一门而去,今后我们就以兄弟相称吧!如何?”这时,在他的眼里似乎闪过了一丝对韩若水的不信任的神色,只因他刚才的举止,实在让人感觉有些轻浮。
“这是最好不过了!”韩若水对于京子函的躲闪产生了一丝兴趣,看着他光洁的脸上竟然透出两朵红晕,“只怕子函哥哥嫌弃我这个穷小子出身,与我称兄道弟的有失了身份。”他故意说得份外见外的把自己的自卑透露出来。
try{content1();}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