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单温纯和杜子雅因为米蓝的事情,两个人的关系一度的处于尴尬中,可就这样单温纯仍然不肯放弃米蓝的事情。
尽管他感觉到自己有点对不起杜子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行为有时候也不受自己的指挥。
而心中一边是杜子雅的愧疚,而另一边说不出来是对米蓝的什么感情,总之这两份非常复杂的感情掺合在一起,让他感到无比的艰辛与难受。
而刘局长和彬华也正在设局引诱杀害张晨的凶手出现,凶手的作案手段极其的残忍,把张晨弄死之后又给她分了尸,而且还把尸体分别抛弃在不同的地方。
现在虽然已经在其他的两个地方找到了张晨被分解的部分尸体,可是其它的尸体仍然没有被找到。
最近一段时间内,警察这边放出消息说有关于凶手的痕迹他们已经有个大概了解了,而且对凶手的痕迹有着熟悉的把握,接下来绝对不会让凶手逍遥法外。
这是一个刊登在都市新闻报上的最新消息,路上的新人来来往往,他们的手中分别拿着一份报纸议论着这件事情。
这时一个头戴鸭舌帽,穿着皮大套外衣的男人站在电线杆的旁边,认真的注视着手中的这份报纸,之后便把这份报纸扔进了垃圾桶里面。
接下来的又将会是一个个漆黑的夜晚,城市中人心惶惶,警方压力不断的加大,对待这一则新闻的到来不管怎么样,还是或多或少给人心理上的安慰。
只见警局这边警察们夜以继日地在赶着工作,他们在办公室里坐着,有的人在认真地看着监控摄像头中的一点一滴,生怕错过任何一丝一节,有的人只负责翻阅前期起案件的记录,乞求能够从中查询出来什么蛛丝马迹。
有的人则是在规划着接下来的进程具体的行动安排,推测凶手大概可能出现的位置与范围,接下来凶手又该会以何种手段继续在城市中活动。
刘局长看到警察们都这么的辛苦,他也明白这起案件已经被搁在这里太久了。
早就没有了起初的热情与激情,但是自从自己的这一个计划一出来之后,就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可,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计划实施的可能性成功很大。
彬华的师兄也在警局中帮着彬华整理着材料,案件即将接近尾声,那么他们只能会对接下来的一举一动更加的小心。
只见他认真的在翻阅着每一份文件中的每一页,每一页中的详细记录,甚至包括一些修改的地方,他都格外的注意着,从这些文件当中和这些材料当中,他大概能够了解到凶手的作案手法与作案规律。
他注意到曾经自己看到的挪威一个作家写的一本推理,中有一句话让他至今记忆犹深:往往越是没有规律的东西,也最有规律可循。
这句话看似非常矛盾,而事实却蕴含着非常深厚的哲学道理,正是因为没有规律可循,所以人的思想和思路才不会被局限住,而接下来只能用不被局限的思路和思想才能去对抗凶手。
彬华的师兄在德国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而他认为在德国唯一培养出来的,自己又认为比较好的,就是严谨性与逻辑性。对任何东西的蛛丝马迹不可太过于追寻,也不可太过于放松,凡事要把握一个度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刘局长从办公室大厅中走了,进来拿了份材料告诉冰华和她的师兄说,这份文件就是他拟定的接下来的具体计划,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可需要修复和完善的,因为这个计划牵扯的也是非常大的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彬华的师兄接过了那份具体实施方案,发现那个具体实施方案也像很多的实施方案一样,都会有a方案b方案,甚至会有c方案和d方案。
当然这在警察看来是很正常,也是比较严谨和保守的一种做法,但是彬华的师兄却认为这是他们的案件却不能这么做了。
彬华的师兄从最近发生的案子与对凶手的分析中推测出这个凶手是非常狡猾的,也是非常聪明的,凶手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不在于他们这些警方之下。
警方能想到的应对方案,凶手肯定也会想到应对方案。
如果警方出了a方案,那凶手肯定会出相应的a方案应对方法,如果警方出了b方案,那么凶手肯定会……以此类推下去,很有可能会将整个计划陷入到无尽的泥潭中。
彬华的师兄没有说话,只是听着刘局长和彬华的师兄两个人在一起认真地探讨着。冰华对刘局长说,这里,这里,应该怎么改善,然后具体的时间看还能不能再细化一些。
彬华知道自己的师兄这时反应有点不对劲,他便上去询问师兄,感觉到这些方案不合理吗?他的师兄回到了位置上,对着刘局长说出了刚才自己的想法,刘局长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想想彬华师兄的推理也是正确的。
可如果这些方案不行,那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再说这些方案已经够具体和细化的了,如果在制定新的方案,恐怕也不会比这些更好。
彬华的师兄摇了摇头说这些方案固然好,可是只有适合的方案运用在适合的人上才能说是最好。
他的这一番话,倒是让刘局长有点意味深长地想起了,当年自己师傅告诉自己的一句话:只有两者高度契合,才能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彬华的师兄这时出点子说道,接下来他们并不需要做什么具体详细的计划,只需要顺其自然,按照这件事情的自然发展走向就可以了。
再说明白点就是到时候先把凶手引诱出来,当然前提是要保证能够提供充分的警力人员,简而言之就是见机行事了。
当然他的这一想法并没有,让刘局长立马就同意了,因为彬华师兄所谓的见机行事,是建立在他非常高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下的,往往这样要确保计划的成功实施,是对一个人的考验能力是非常大的。